2023年贵州省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以下简称“《读本》”)高中学段教研活动于5月25日在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活动旨在通过《读本》教研,以研促教,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学习的系统性、时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次活动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主办,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全省200余位高中思政课教师参会。活动由贵州省教育科学院钟亚老师主持,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韩文博副校长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
韩文博对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支持与指导表示感谢,对来自全省的高中思政课老师表示欢迎。他指出,《读本》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理论思考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此次《读本》教研活动,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中思想政治课常态教研的重要举措。
第一环节:专题讲座
第一场讲座: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传兵教授带来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专题讲座,李教授例举了新时代十年中国的伟大成就,风趣幽默、妙语连珠、激情澎湃,他把“大道理”转化为“家常话”,让高大上的理论显得更加生动、更加鲜活,激起了全体听会高中思政教师一阵阵热烈掌声,老师们从他的讲座中汲取了奋进力量。
第二场讲座: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石松老师对如何把握和使用高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以下简称高中《读本》)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石老师梳理了10个问题,对高中《读本》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同时,她还围绕感悟思想伟力、提升教学吸引力、形成育人合力、增强育人效力等要求,对如何把握和使用高中《读本》提出了7个方面的教学建议。
第二环节:课堂展示
示范课教学: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周海燕老师带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示范课教学,她紧扣学科素养和教学目标,充分运用学习思考栏目中的问题,设置“中东两强大和解,中国智慧奏和平”的议题,开展活动、交流讨论的方式,并让学生充分进行观点的阐释,交流观点、碰撞思想,引领学生感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
两节同课异构课教学:凯里一中刘莹老师、盘州市第二中学高娅老师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题进行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在教学中,把握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结合学情,做好教学引导;创设真实情境,做好统整设计;落实教学理念,贯彻铸魂育人。
![]() |
第三环节:课例分析
黔东南州教育科学研究所王鼎老师进行高中《读本》课例分析。首先,在王鼎老师的主持下,三位老师分别就自己课的设计理念及教学反思进行了说课;然后,参会的高中思政老师们踊跃评课,老师们认为,三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凸显高中《读本》的学段特点。最后,王鼎老师结合上午高中《读本》培训的理论培训,详细剖析了老师们的课例,认为三位老师都从不同角度做到了以下几方面:感悟了高中《读本》的思想伟力,提升了课堂的吸引力,增强了《读本》的育人效力,形成了学科的育人合力,彰显了核心价值、能力素养、情境载体三线合一。
第四环节:活动总结
最后,贵州省教育科学院钟亚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钟亚老师表示,在高中学段,学校要在保障课程充足的前提条件下,采用融入式教学的方式,或者与校本课程、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发挥《读本》铸魂育人的作用。她还建议高中思政课教师在《读本》的教学中,一要读懂,二要用活,三要拓展,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每一次的学习交流都是我们的源头活水,每一次的探索研讨都是思想火花的碰撞。聚焦《读本》教学,厚植爱国情怀,作为思政课教师,任重道远,唯有在探索中不断前行,在前行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撰稿:赵胜瑶
一审:魏志鑫
二审:罗家杨
三审:韩文博
签发:王晓祥
上一篇:喜报
烽火岁月歌不朽 青春华章韵长流——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纪念“一二•九”运动89周年歌咏比赛
[2024-12-12]
烽火岁月歌不朽 青春华章韵长流——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纪念“一二•九”运动89周年歌咏比赛
[2024-12-12]
【研学活动】字脉相承:文字馆文化溯源之旅——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子赴“字传千年,酱承文脉”汉字展研学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