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ENGLISH 你好,欢迎光临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校园动态

尊师重道

发布时间:2016-09-20 来源:贵师大附中 阅读次数:
+放大 -缩小
9月9日,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期间,习主席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道,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泱泱大国千秋万代,诞生多少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师道传扬至今,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思想,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而如今,优秀教师就在我们身边。贵阳市白云三中的刘芳老师,在1997年补确诊患上不治之症----视网膜色素变性。但刘老师并没有被吞没在“黑暗”的痛苦中,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钢铁般的毅力坚守教育岗位。2007年,刘芳老师彻底失明了,她被迫放弃心爱的语文教学,选择作一名心理咨询师。她虽身处黑暗,却用自己内心最温暖的爱带领学生们拥抱光明。刘老师被授于“中国时代楷模”称号,“心底无私,故事几多皆感佩;眼中有爱,大山何处不光明”。这是对她教育事业的最好诠释。
“程门立雪”“马门立雨”的故事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典范。谚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母为儿女的衣食住行、生活琐事奔波操劳,却老师亦将自己的学生视如己出。但在“传其道,授其业”而忙得不可开交之时,仍要兼顾家庭的责任。老师诲人不倦热忱赤心何不值得尊重?乐此不疲的教学态度何不受人敬重?且 “重道”乃“孔孟之道”“仁义之道”,而不仅仅“授其书而习其句读”。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包罗万象。比起讲台上的专科博士,老师更象我们成长的催化剂,见证我们从懵懂无知到学业有成的青春历程。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父母多矣”。老师的教育之恩,不必我们涌泉相报。只需课堂上我们一个坚定的眼神、自信的点头,让老师了解我们掌握知识的多少;在楼道上遇见老师时扬起的笑容,亲切的问好。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举动亦足以成为老师日夜操劳的一丝慰藉,放下挥动的红笔所想起的一抹感动。
“道这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其实并不限制于一种专有职业,“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我们身边每一个值得学习的人,都理当得到应有的尊重。“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用实际行动履行从师之道,让尊师重道传遍校园处处角落。
 
                         

上一篇贵州师大附中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升旗仪式登记表

下一篇贵州师大附中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升旗仪式登记表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学校地址:贵阳市宝山北路199号

学校电话:0851-85601360

学校邮编:550001

技术支持:多点互动

联系人:令狐昌林

电话:0851-85628621

管理员信箱:33358201@qq.com

备案信息:黔ICP备09004117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0347号

备案信息: 黔ICP备09004117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0347号

扫码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