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ENGLISH 你好,欢迎光临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科研

2012年教学、教育研讨会征文

发布时间:2015-08-13 来源:贵师大附中 阅读次数:
+放大 -缩小
一、主题:
新课程与教师发展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二、参考论题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1、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     
2、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3、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取向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内容 
4、教师专业自身的成熟度     
5、教师专业性的内容    
6、促进教师隐性专业知识显性化    
7、体验教育智慧、教学智慧     
8、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        
9、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质
10、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素质     
11、反思能力:教师持续发展的一种必备素质    
12、现代中小学教师健全人格的特征     
13、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14、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者    
15、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师的素养与角色提出挑战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16、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       
17、创造性教师的发展过程
18、教师职业成熟的标准     
19、教师专业成熟的阶段表现    
20、教师专业发展中产生“危机”的原因
21、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的克服    
22、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23、专家型教师的培养
24、专家型教师的标准。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
25、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26、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学习型组织     
27、反思性学校组织文化及其建构   
28、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    
29、教师区分管理与专业发展            
30、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途径      
31、反思性教学的定义及其特征
32、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作用     
33、教师反思的层次    
34、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基本流程及基本类型
35、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36、反思性教学的实验设计及实施过程    
37、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
38、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39、改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对策    
40、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有效方式  
41、以教师为本位的校本课程开发
42、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自主权       
43、信息化环境中教师的培训模式        
44、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作用和体系建构    
45、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目的、原则和实施
46、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过程和方法   
47、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的关系及实施策略   
48、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方式
49、教师自我评价的特征和策略     
50、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意义及实施
 
三、征文要求
1、征文必须立足贵州师大附中,是自己的真实感受、体验,不得抄袭。
2、字数;2000字以上。
3、格式要求
第一部分:封面
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居中)
教师姓名、部门(宋体三号,居中)
第二部分:正文及参考文献
论文题目(宋体小三号加粗)
作者、部门(宋体小四号)
内容摘要(宋体小四号,400字以内)
关键词(宋体小四号,原则上不超过4个)
正文(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正文及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注释内容,宋体五号)
页码(从正文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宋体五号),页脚居中)
注释(采用尾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标号采用圆圈内加阿拉伯数字)。
参考文献(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按先中文、后外文的顺序排列,并以第一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及外文字母为序)
参考文献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专著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作者.题(篇)名.刊名,出版年 (期号).
(3)会议论文:〔序号]作者. 题(篇)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篇)名.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篇)名.报纸名,出版日期.
         (7)电子文档:〔序号]作者.题(篇)名.网址,发表日期.
 
四、交稿
1、时间:2012年9月1日前。
2、交打印稿一份。教育论文交德育处;教学、行政论文交:教科处。
3、交电子文稿一份。发送到:gzsdfzwlzx@163.com

上一篇邓华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会

下一篇体育组——师大附中2016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比赛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学校地址:贵阳市宝山北路199号

学校电话:0851-85601360

学校邮编:550001

技术支持:多点互动

联系人:令狐昌林

电话:0851-85628621

管理员信箱:33358201@qq.com

备案信息:黔ICP备09004117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0347号

备案信息: 黔ICP备09004117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0347号

扫码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