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我校正谊讲堂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讲座《极目百亿光年之外——中国天眼拍摄记》。本次讲座由我校2002届校友,现任新华社编辑的欧东衢老师主讲。他以中国天眼为主轴,带领众多学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文世界、科技世界以及精神世界。
欧老师以望远镜的分类为起点,阐明了中国天眼作为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天文领域的重要意义——“无限接近宇宙诞生的真相”。在天眼落成启用七周年之际,他用一张又一张的图片带领大家回顾了天眼的“成长历程”,在一段又一段的采访和拍摄中,我们也都切实领会到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当前高新技术的卓越成效。
众多科学家将天眼“抚养长大”,欧老师则将自己比作给天眼这个“小孩儿”拍照的大哥哥。他说自己从未将“FAST”当作一个机械的事物,而是一直将其看作有生命的个体,因为他认为:“中国天眼是全人类眼睛的延伸”。
之后他又用自己的得意之作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中国天眼的“星际穿越”。欧老师致力于拍摄兼具新闻性与艺术性的作品,面对自己“点亮”中国天眼的梦想,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工作,最终成功地呈现出中国天眼最动人的风姿。
“无数次的尝试只为了在一次将所有碰巧集中。”欧老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针对各位“学弟学妹”的未来规划,欧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要保持好奇心,二要多做“无用”的事,三要找到“一生所爱”,将最擅长的事做到最好。 “日月安属?夜星安陈?”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千年前就已发出叩问。即使与宇宙相比,人类文明连一毫秒都算不上,但无数的人们依然抱着“掏空盒子”的信念上下求索。仰望星空,始终是人类最极致的浪漫。
编辑:杨濮瑜
撰稿:高二4班甘海琳
图片:黎俊
一审:黎俊
二审:罗家杨
三审:韩文博
签发:王晓祥
烽火岁月歌不朽 青春华章韵长流——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纪念“一二•九”运动89周年歌咏比赛
[2024-12-12]
烽火岁月歌不朽 青春华章韵长流——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纪念“一二•九”运动89周年歌咏比赛
[2024-12-12]
【研学活动】字脉相承:文字馆文化溯源之旅——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子赴“字传千年,酱承文脉”汉字展研学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