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
1.结合文科班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2.通过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3.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干部负责收集同学们对此次班会活动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各自提交一份有关班会活动的提案,在此基础上,确定班会激动的组织程序与活动内容。
2.每位同学收集文化遗产的资料,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价、价值及目前的状况,尤其是图像资料。
3.征选主持人,采用推荐或自荐的方式。
4.征集节目,在班上选出一些有才艺的同学,准备一些好的文艺节目。
活动过程:
主持人范例:大家好!在2005年我国又有两处文化遗产及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使我国的文化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位。现在我们先来大体了解一下我国的文化遗产。
(放映幻灯片及配乐。内容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分布地图,以及各项世界文化遗产的有代表性的建筑及景观图片)
主持:现在大家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每一项世界文化遗产及非物质遗产,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及美学价值,我们并非了解得很清楚,现在请第一组的同学为大家介绍皇家宫殿及园林类的世界文化遗产。
(第一组同学利用幻灯片介绍我国的皇家宫殿及园林类(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拉萨布达拉宫、明清皇陵、颐和园等)文化遗产,内容包括地理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价及入选理由,每项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建筑,目前的保护状况等)
主持:在君主与君主制度渐行渐远的当代,仍有许多人无法抗拒来自威严而神秘的皇宫御苑的吸引,摆脱不了对王室文化的热衷与好奇.帝王时代留下的建筑、宫殿、园林、陵寝,无一不是盛极一时的王朝所创造的文明的印证,无一不是浓缩本民族智慧的艺术宝库。那些诞生于伟大时代的伟大建筑,见证着曾经的历史兴衰和王权交替。如今这一切都已不再遥远和神秘,只需轻轻走近。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荣耀与耻辱,建设与摧毁,文明与野蛮,温情与残酷,更多是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对那个时代的伟大奇迹的由衷赞叹。
皇家宫殿及园林以它的恢宏大气及磅礴的气势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重要的地位,但民间的建筑及古代的聚落则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对自然的适应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二组同学将为大家介绍我国的古城及民居。
(第二组同学利用幻灯片介绍的内容为: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安徽西递、宏村古村落、江苏周庄古镇等的布局格局、历史沿革等内容,以及目前在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
主持:城镇是寻访一个国家人文足迹的最好去处。经过几千年历史之流的淘洗,这些历史名城遗存了大量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景观,它们是城市形象的诗篇,凝炼的音乐,永恒的画卷。当世界大部分还在古老时代的黑暗中,文明的曙光已从这里升起;当歌曲和传说都已经缄默时,它们还在说话。它们各踞一方,虽然历史各有长短,却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平遥、丽江、周庄,莫不传递着各民族文化的信息。不朽是所有文化名城的共同特征,但它们并不仅仅属于过去。今天的历史名城,历史与现代相互并存,不朽的历史之美与生机勃勃的时代之美同时焕发着魅力。
从古代到当代,在世界所有地区,宗教以其多种形式构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宗教象征着普世之爱,代表了一种向善的精神,它们是引领心灵回家的灯塔,也是人们超脱凡世通往美好精神家园的通道。无论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还是其它宗教,这些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一旦尘埃落定,便即刻显示出其惊人的力量,化为建筑史上一颗颗无以伦比的夺目之星,并成为备受世人尊崇的圣迹。第三组的同学将为大家介绍我国各历史时期与宗教文化有关的文化遗产。
(第三组同学利用幻灯片介绍内容: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重庆大足石刻、峨眉山与乐山大佛、青城山道教建筑、武当山建筑群的相关内容,如修建时代、历史背景、艺术成就、文化价值、科研价值等相关内容)
主持:敦煌莫高窟丰富的藏品及绘画与雕塑现在已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敦煌学,其艺术和文化的价值正为科学家进一步的挖掘与研究。在我国众多的文化遗产中,有一些工程现在还在造福大众,比如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请第四组有同学来介绍该水利工程。
(第四组同学利用幻灯片及资料片来介绍都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建水利工程的历史背景、修建的简单过程、水利工程的防洪抗旱的重大作用以及对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的意义。)
主持:面对大自然的狂暴,人们以特有的方式安慰它,这里是人类与大自然集中对话的所在,也是一次人类与自然界谋求和平相处的试验,自然在这里为人类打开禁地的通道,人类从这里走向自然之门,以求“天人合一”。
在悠远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各地不同的角落,都出现了众多的人类文明,它们都以其各自独特的方式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痕迹,共同展示出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同时,大量文明的衰落与突然消失也向人们展现了其脆弱的一面。如果说流行是一个环形的圈,一年一年,周而复始地轮回,那么文明可以说是一条笔直的线,一旦被打断,就会造成断档和疑惑。但是那些曾经见证这段历史的文明遗迹,却用虚线将这段空白填充起来,呈现出虚实之间的另一种美。
|
上一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16周德育工作具体内容
下一篇:2014贵州省名师骨干文件及表格
烽火岁月歌不朽 青春华章韵长流——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纪念“一二•九”运动89周年歌咏比赛
[2024-12-12]
烽火岁月歌不朽 青春华章韵长流——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纪念“一二•九”运动89周年歌咏比赛
[2024-12-12]
【研学活动】字脉相承:文字馆文化溯源之旅——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子赴“字传千年,酱承文脉”汉字展研学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