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ENGLISH 你好,欢迎光临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校园动态

【研学活动】字脉相承:文字馆文化溯源之旅——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子赴“字传千年,酱承文脉”汉字展研学

发布时间:2024-12-09 来源:贵师大附中 阅读次数:
+放大 -缩小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文字是熠熠生辉的明珠,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记录着岁月的变迁,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12月3日,我校高一年级同学前往贵州师范大学美术馆开展研学活动,踏入这充满神秘与智慧的文字展览馆。赏文字由古至今的奇妙嬗变,开启一场知识与文化的交融之旅。

1(1).jpg


青铜器语:解码千年文明的秘符


学生们有序步入馆内,一排青铜器瞬间吸引了众人目光,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由此拉开帷幕。

青铜器因岁月洗礼,表面锈蚀成独特的青绿色,更显古朴厚重,魅力非凡。学生们满怀好奇,纷纷围聚上前,仔细端详每一处变化——瞧那贾伯壶,其背后的故事正如名字所示,是贾伯为女儿精心准备的嫁妆,满满的父爱尽在其中;再看胡簋,内壁铸刻的金文引得学生们踮起脚尖,想要一探其中奥秘,解读千年前周厉王姬胡祭祀祈福的祝词,仿佛真能听见历史的回响;还有四十年逨鼎,它不仅是一件礼器,更承载着西周时期的册命礼仪、吏治思想与廉政文化,意义深远。另有春秋早期的“乐器”秦公博,学生们凝视着它,不禁畅想其奏响时的奇妙乐音,仿佛能将人带回那个古老的时代。

2.JPG
3.JPG


汉字符迹:镌刻历史的文化变迁密码

当我们踏入文字演变的华夏历史长河,仿若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初窥仓颉造字的传说与甲骨文,那神秘的刻痕于兽骨之上,似在诉说上古的秘密,感受其古朴与稚拙。继而面对金文,“司母戊鼎”上的铭文凝重而庄严,想象着商周的辉煌盛景。伫立在《峄山碑》前,那小篆字体规整秀雅,随着一笔一划领略秦朝文字的统一魅力。展开《张家山汉简》,隶书的波折笔画灵动飘逸,辨认其中独特的笔法。最后凝视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其端庄大气令人敬仰。在这文字演变的旅程中,我们领略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这千年不绝的文化薪火。

4(1).jpg
5.JPG
6(1).jpg


印艺春秋:印刷术的传承与革新之路


学生们满怀期待地围聚在《说文解字》的展示区,聆听着这部典籍以及“六书”剖析汉字的精妙。学生们时而沉思,时而踊跃提问,在互动交流中仿若穿梭古今,真切触摸到汉字演变的脉络,深刻感悟其深邃内涵与独特魅力。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作品展示,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开始兴致勃勃地讨论着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区别,深刻领悟到毕昇活字印刷术的精妙之处,以及这一伟大发明对知识传播和文化繁荣的卓越贡献,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与探索的文化种子。

7.JPG
8(1).jpg
9(1).jpg


字演万象:文创趣映,活动探源



最后,同学们领略了文字文创作品的魅力。这些文创凝结着古人与今人的千年智慧,周边琳琅满目,意味深长。其间的甲骨文游戏互动别具一格,将古老文字融入日常田间场景,同学们踊跃猜认字符,还亲自摆象形字造型,生动贴切,真切体会到象形字的独特魅力。这不止是一场文字游戏,更是跨越千年与古人的重逢。象形字作为人类文化的发端,此刻在现代语境中与我们再度邂逅,意义非凡,令人难忘。

10(1).jpg
11.JPG
12.JPG

余暇之际,我们带领高一学子参观“贵山南”画展。行至二楼,面对字画,学生们不禁将其与文字馆的所学所闻相联系,对眼前书法有了更深感悟。书画上文字形式丰富,涵盖之前所讲字体。学生们借此不仅直观领略了书法呈现的文字,更深刻体会到书法作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载体,是精神文明传承的瑰宝。

中国文化以一种具象化的形式展现,让文化的脉络清晰可触,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使学生们对文化传承有了切实的感知。从文字到绘画,同学们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领略文化的多元魅力,于文化的滋养下开启新的感悟与成长旅程,为青春岁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杨濮瑜

撰稿:魏志鑫 陈雪 曹献芳 代滢滢 刘星雨

一审(校):娄   伟

二审(校):罗家杨

三审(校):韩文博

签发:王晓祥



上一篇强化中小学校园膳食监督!市教育局公开征求意见

下一篇烽火岁月歌不朽 青春华章韵长流——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纪念“一二•九”运动89周年歌咏比赛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学校地址:贵阳市宝山北路199号

学校电话:0851-85601360

学校邮编:550001

技术支持:多点互动

联系人:令狐昌林

电话:0851-85628621

管理员信箱:33358201@qq.com

备案信息:黔ICP备09004117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0347号

备案信息: 黔ICP备09004117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0347号

扫码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