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ENGLISH 你好,欢迎光临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校园动态

贵州师大附中校本研修保障措施

发布时间:2015-11-24 来源:贵师大附中 阅读次数:
+放大 -缩小

什么是校本?按照专家的观点,校本就是 “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通俗地说就是在校本部。校本研修关系到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特制订校本研修措施如下:

一、校本研修目标、任务

1、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对学校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自身的课程建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校长、副校长、教研处、教务处和各教研组都要给予高度重视。

2、校本研修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校本研修的制度与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科研机制;深入研究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3、校本研修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4、校本研修工作的重心应立足于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育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校长要做校本研修的身体力行者

1、校长是校本研修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校本研修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大力建设校本研修制度,发挥学校的研究职能,促进学校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单位。

2、整合学校教务处、教研室、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等各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发的学校教科研网络,使每位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每位教师的经验能及时与同事分享。学校经常进行校内调研,以座谈、访谈、交流研讨等方式了解教师的困惑与收获,及时而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和对教学问题的研讨。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

3、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教师获得必要的专业引领。创造一切条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牵线搭桥,使教师能够与校外同行(教师、教研人员、研究者等)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

三、校本研修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作用

1、教师要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职业生活方式,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的提高。

2、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培养目标之下,每个教师确定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学校教师队伍培养目标是通过实施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知识广博、教艺精湛、身心健康、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贵州师大附中的教师应具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完善的知识结构,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等。

3、教师个人学习应从多方面加强。如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更新观念。

四、校本研修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1、校本研修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尽量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学和教研的质量。

2、教师间的合作,可采取以下形式:

1)教研组。发挥教研组的组织作用和团队精神,克服常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弊病,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校本研修的阵地。教研组在学期初依据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计划制订出教研工作计划,坚持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集体学习与分组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常规教研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严格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个落实,并认真做好教研记录。除集体备课、作业批改等常规研讨和每学期的小专题研讨外,每位教师每学期均要上组内公开课,按照说课、授课、评课的环节进行。每次活动,设主持人和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由组内教师轮流担任。

2)师徒结对。采用师徒结对这一古老的培训方式,充分发挥有经验的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直接引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课题合作。教师间根据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感到困惑的问题,自愿组合,相互切磋,加强合作,共同分享。可在学科组内,也可跨越学科、年级的界限,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可在网络上,多种形式的合作无处不在。

五、建立校本研修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1、建立校本研修激励制度。给每位教师建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价。有计划地培养“教坛新秀”、“骨干教师” 、“名师”、“学科带头人”等,为教师成长提供各种条件。

2、建立校本研修保障机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校本研修予以保障。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定期外请知名专家为教师讲课,为教师教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

下一篇艺术走廊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学校地址:贵阳市宝山北路199号

学校电话:0851-85601360

学校邮编:550001

技术支持:多点互动

联系人:令狐昌林

电话:0851-85628621

管理员信箱:33358201@qq.com

备案信息:黔ICP备09004117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0347号

备案信息: 黔ICP备09004117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0347号

扫码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