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是激发创造灵感的神奇魔杖,不拘泥于现实的条条框框,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别出心裁的构思以及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打破常规,开拓思维的边界,点燃人们内心深处的创造之火,助力其在艺术乃至生活的各个领域绽放独特光彩,挥洒创新之力。为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弘扬美育精神,11月21日,我校初一同学前往贵州师范大学参观“贵山南”画展。
在贵州师范大学“贵山南”美术展中,学生们仿若置身于艺术的广袤天地,面对形态各异、绘画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皆以独特的视角去审视、去感悟。观展之时,那些未曾涉猎的绘画形式宛如神秘的宝藏,撩拨着学生们的好奇心,引得他们主动探寻、积极发问。而艺术展中的每一幅作品都有它们背后的故事。
高台地戏,版画镌刻风华
版画作品《高台地戏》,徐徐展开版画绘制过程的神秘画卷。那是一场木板与油墨、宣纸共舞的奇妙艺术之旅。此幅作品追溯傩戏的发展历史,将民间传统习俗的深厚底蕴一一呈现于学生眼前,同时在他们心间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同学们深切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微信光影,现代生活的油画映象
而饱含思政教育主题的油画作品——《微信生活》,画面之中,上至垂垂老者,下至懵懂幼童,众人皆低头沉浸于手机世界,宛如一幅现代生活的写实图卷。借此画面,讲解员开启了关于手机利弊的探讨之门,同学们共同探讨手机在生活中的利与弊。讲解员进而循循善诱,传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驾驭这一现代工具的智慧。告诫身为中学生的他们,应珍视与家人、老师、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时光,莫让手机成为禁锢沟通与交流的枷锁。
素笺人语,国画人物的无声诉说
而后,美术展巧妙借助美术作品这一独特载体,将课本上的色彩知识融入其中,生动阐释不同色彩所营造的独特氛围与情感体验,得以巩固升华。以国画作品《叶嘉莹先生》为例,展馆讲解员将叶嘉莹先生那励志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恰似一阵春风,将积极向上的力量吹入学生们的心间,鼓舞他们奋发图强,好好学习,以青春之我,争做时代新青年,在逐梦之路上砥砺前行。
一系列趣味盎然的美术馆小游戏,为这场艺术之旅增添了别样的欢乐与活力。观展开始,同学们手拿游戏卡片,卡片犹如一把把开启艺术探索之门的钥匙,驱使着学生们怀揣好奇与期待,穿梭于馆中各个角落。这般巧妙设计,不仅让学生们观展时愈发全神贯注,细细品味每一件艺术作品的独特韵味,更巧妙考验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待观展结束,老师会对寻找正确的学生予以嘉奖,那嘉奖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学生们的艺术探索之路;而对于寻找有误的学生,老师们则耐心加以指正,并送上温暖的鼓励话语,恰似冬日暖阳,给予他们继续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画中寻古韵,心中续华章——“贵山南”美术展研学艺术传承之悟
此次附中初一学子于美术馆的研学之旅,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了美的作品,也培养了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这些画作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文化的使者。它们让青少年在欣赏中触摸到艺术的多元脉搏,于心底种下文化的种子。愿这颗种子在岁月里生根发芽,使新一代成为文化传承的脊梁,让艺术之花永远绽放在时代的花园,芬芳不散。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审美格调,相信这种对美的感知和感受会浸润他们的内心,伴随他们一生!
编辑:杨濮瑜
撰稿:于珈歆 实习老师陈雪 曹献芳 代滢滢 刘星雨
一审(校):娄 伟
二审(校):罗家杨
三审(校):韩文博
签发:王晓祥
烽火岁月歌不朽 青春华章韵长流——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纪念“一二•九”运动89周年歌咏比赛
[2024-12-12]
烽火岁月歌不朽 青春华章韵长流——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纪念“一二•九”运动89周年歌咏比赛
[2024-12-12]
【研学活动】字脉相承:文字馆文化溯源之旅——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子赴“字传千年,酱承文脉”汉字展研学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